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鹏华基金黄奕松:探索“消费+制造”的投资机遇

2023-08-16 18:58: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近日,鹏华基金黄奕松结合个人投资风格,分享了关于消费和制造两大领域的投资机遇。

落实到消费+制造这两大板块,黄奕松对于成长的定义有一些差异。他认为,制造业更多基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供需关系去选择标的的投资范式。长期来看,大部分制造业的产能趋于向同质化收敛,一旦某一个行业从需求侧角度已经没有技术突破了或者需求已经达到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最终都会沦为通过长周期拼产品能力、拼管理能力、拼成本能力去实现份额挤出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往往会趋于激烈和白热化。

对于制造业而言,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产能利用率下降或通常所谓的稼动率下降,制造业的经营负杠杆效应会体现得非常明显,相应股票的投资价值也会阶段性被压缩。所以,在制造业领域中,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出发,黄奕松更倾向于从纯成长角度去进行配置,选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中前期或者技术变革期阶段的行业,同时具备产品、产能、技术、客户优势的企业去进行投资。

他指出,消费品和制造业差异很大,消费品更多是一个偏慢变量且厚积薄发的生意。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第一点差异在于消费品的同质化属性并不是那么强,在满足同一底层需求背景下,多个产品存在并行的可能,和制造业相比它天然的互斥性没有那么强。

第二点是消费品能够更好地触达消费者,和消费者产生互动,从而产生情绪价值,形成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价值就决定了它能够在行业下行期保持非常强的韧性,同时在行业上行期也能够体现相应的弹性。

对于消费品而言,黄奕松更看重生意模式的研究,其认为生意模式比较好的消费品产业可以孕育出品牌势能强于营运能力的企业,比如白酒、医美,白酒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社交价值,医美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自我彰显的价值,这并不是说白酒、医美中的企业经营能力没有那么强,只是它们并不需要特别强的经营能力就可以天然地实现更强、更持续的生命力。基于这样的生意属性,他会再根据产品-渠道-品牌这三个相对比较传统维度的竞争力去优选标的。

从消费品角度出发,黄奕松更关注两类企业。第一类是壁垒红利型企业,指的是行业生意模式相对比较好,能够通过全链条竞争力实现份额挤出,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企业。第二类是纯成长红利型企业,这和制造业的投资思路比较相似,会优选品类渗透率处于从10%提升到30%这个甜蜜期的品类,同时在这个行业里面具备产品和渠道综合优势的企业去投资。整体的思路是壁垒红利型企业当做压舱石,成长红利型企业提供组合进攻性的状态。

对于可选消费品而言,黄奕松会在估值业绩匹配度相对比较好、性价比比较高的位置去寻找一些优质的可选消费类企业进行一定左侧的分配和布局,像医美、品质家电、运动服饰都是其相对比较看好的方向。

标签:

上一篇: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有哪些?
下一篇:最后一页